社会教育 后退图片 首页
浅谈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研究  2017-06-14 15:07:18
语音播报
浅谈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 “化民成俗”的悠久传统。中国历代各朝统治者均十分重视对人民的教化,如周代的“聚民读法”,秦汉时的义学,唐宋时的民间“负鼓说书”,宋朝的乡约,元代的社学等等,虽然其“教化”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民众遵循一定的习俗及道德规范,培养顺民忠臣,维持封建统治秩序,但其重视教育民众、以大多数民众为对象、教育形式不固定的特点却为社会教育提供了启示。在民国时期,蔡元培、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黄炎培、俞庆棠、马宗荣等一批社会教育研究者,已对社会教育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社会教育遗产。对这些遗产我们必须进行系统的研究。

实际上,社会教育史一直是社会教育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百年来,我国社会教育研究者已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

第一、对历史上著名社会教育家思想及其实践活动的研究。主要对蔡元培、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黄炎培、俞庆棠、马宗荣等的社会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活动进行了研究。

第二、对历史上某一时期或整体的社会教育史的研究。如吴学信编著《社会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王雷著《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等,都是对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教育进行的研究。

社会教育史的研究是社会教育研究中进行较为深入的一个方面,在社会教育的整体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但大多数研究只是史实的整理与介绍,尚缺乏深入的分析。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深度展开:

第一、我们要合理继承古代教化思想,对中华民族所尊崇的世代相传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从观念、民俗、道德、礼仪、行为等方面进行梳理,并以必要的形式进行确认,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活力,力求物化到社会教育载体中,成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二、要从教育现代化的角度,对中国社会教育制度的变迁进行系统的研究。

第三、要对蔡元培、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黄炎培、俞庆棠、马宗荣等的社会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活动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挖掘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研究传统。

我国社会教育研究者早已开始了社会教育的比较研究,并出版了专门著作。主要有马宗荣著《比较社会教育》(世界书局1933年版)、吴学信编《比较社会教育》(正中书局1942年版)、梁忠义编《当代日本社会教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孙启林主编《世界教育大系社会教育》(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等。社会教育的比较研究,从对日本社会教育的介绍逐步扩大到对各国社会教育的介绍,不仅丰富了我国社会教育研究的成果,而且对社会教育的具体实施起到了指导作用。如何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社会教育进行深度的比较研究,使我国的社会教育研究适应国外社会教育研究趋势,我们应努力作为。

我们要具体对社会教育的起源、本质、对象、功能、地位、价值、制度、目的、分类、内容、实施等进行全面、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形成社会教育的认识范畴,建构起原创的社会教育的知识体系。

编辑:阳洋
推荐推荐(306250)   评论(0)

继续继续继续继续继续继续继续继续继续继续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