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了,眨眼间你快20岁了……有些话我想用书面的形式跟你交流。”16日中午,襄阳四中老师李先军在其个人博客发布《写给女儿的一封信》,旋即引起家长共鸣,两天时间,阅读量迅速突破5000人次。李先军到底对女儿(目前在美国读大二)说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位名师的家书吧!
学什么专业并不重要
“你在美国的这段时间,换了几个专业,或者说有几个关于专业的想法,为什么我从来都是支持呢?”李先军在信中这样回答女儿。
原因一,在中国,在我身边,在我的学生中,至少有40%的人工作与专业不对口,或者在工作中途更换了专业,而且一样工作出色、生活幸福。
原因二,每个人到底有什么潜能,是不是有兴趣就有潜能,这个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不断学习、实践、成长过程中,越来越了解自己。我不主张都去学什么金融、经济。有人觉得按兴趣来选择专业,这个真不一定,因为兴趣也是在不断改变的。我上高中时一心想学医,后来由于身体原因不得已保送到了华师,现在当了老师,感觉也不错。
原因三,我对你真的是万分信任。从小你都是个有主见的孩子,而且会分析、善思考,会综合各种因素来取舍。当然,你已比我见得多,预判能力也比我强了。
幸福比名牌更重要
李先军在信中对女儿说:现在你要申请转学了,选择哪个大学呢?以前,我也是有面子观的,你能上名牌大学当然更好。现在,我彻底改变了,至少是半彻底改变了。如果你到名牌大学读书,感到压力巨大,我觉得就没有必要去。当然,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空气还给我们大气压呢。名牌大学,跟金钱一样,也是外在的东西,我要的是内在的幸福。这一点,我们的认识是一致的,而且你在美国已经两年,对此认识已更加深刻。比如,车,能用就行,不讲排场。
李先军最后对女儿说:上帝是公平的,人在做,天在看。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要想走得精彩又坦荡,唯有拼命努力。一个人,不能改变自己的外在形象,却能改变自己的习惯提升气质;一个人,不能达到理想的高度,却能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
李先军是襄阳四中化学老师,是湖北名师和隆中名师。他扎根教学岗位已有24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高三学子。
昨日上午,记者点开李先军的博客,在这篇题为《写给女儿的信》的后面,满满都是学生家长的留言。“这是平凡而又伟大的父爱,沟通到位,理解超越。为有这样姑娘的父亲点赞,为有这样父亲的姑娘自豪。”更有家长直接表示,看了这封信后,感觉对孩子的教育有太多需要反省和深思的地方。“有些话不好当面给女儿说,书信的形式更直接,也能供其他家长借鉴。”李先军说,信的内容,结合了自己的教学体会,有些是对女儿的忠告,有些是对学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