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单位:山东交通学院外国语学院 小学阶段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英语阅读亦是如此。为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英语阅读,阅读教学之前的导学阶段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激活背景知识,提前学习新词,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之进入阅读状态。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和引起话题,教师可以采取播放视频与音频、展示图片、运用点读笔等手段呈现阅读材料,也可以通过介绍学生熟悉的相关小说、电影、故事情节等手段来展开话题。这样开展读前学习活动,既可以降低阅读难度,又可以引发阅读动机。 英语课程阅读教学阶段的任务最为复杂,也最为重要。本阶段的任务基本可以概括为“结构、内容和语言”三个方面。就结构而言,教师要帮助学生明晰文章的篇章组织。在宏观层面,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内容联系与语言衔接需要进行分析;在微观层面,段落内部的组织与衔接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就内容而言,教师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入手,引导学生分析标题与各个段落主题句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概括大意、寻找细节、推断作者写作意图或者态度等手段,获取文章内容的全面感知。就语言而言,教师必须提炼出关键单词,对其读音、拼写、意义、词性与用法等方面进行讲解。 英语阅读教学结束之后,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将阅读的内容与他们的生活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另一方面要根据阅读内容,开展各种相关的语言训练活动,以巩固所学内容,对相关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在手段上,教师可以开展同伴提问、复述大意、角色扮演、模仿写作、自我汇报、书面检查、问卷调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不觉得枯燥,又可以使他们感觉到课程的学习没有止境,完而未完。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真实水平,对各个阶段的任务作出灵活而科学的设置,因材施教,使各个阶段的效果得以充分体现。长此以往,英语阅读教学必将达到可感、可知、可行与可查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