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关于读书的谚语太多了,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世纪老人杨绛说,“真的,什么物质享受,全都罢得;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的确,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
在很多中小学生的家庭中,父母都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可有很多家长都因自己的孩子不爱读书而焦虑,社会各界也在呼吁全社会的阅读问题。怎么引导孩子阅读已成为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又很棘手的问题,小编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全家人一起读书。要想让孩子从小就爱上阅读,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状态,最关键的是要在家庭中营造读书的氛围。中科博爱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傅春胜告诉记者,孩子人格的塑造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是在模仿认同与游戏中完成的。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较差,模仿能力却很强,阅读兴趣的培养往往很难通过说教达到目的,最好还是父母做好示范。父母爱读书,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孩子就会认同读书这种生活方式,久而久之自然会受到熏陶,也爱上读书。
2.父母多给孩子读书。在孩子建立阅读习惯初期,父母陪读可以很好地激发孩子读书热情。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声音和肢体接触是最值得留恋的,父母不妨把这些元素融合到阅读行为中,在孩子有兴致时,把他揽到身边,一起声情并茂地品味书中的图片和故事,这可以大大增强孩子阅读的乐趣。需要提醒的是,在孩子3岁前最好不要指读,也就是指着文字一个字一个字的读,那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不妨等孩子开始对文字感兴趣、喜欢问问题时再指读。而且,父母或孩子情绪不好时最好不要读书,因为坏情绪可能会让孩子对阅读留下负面印象。也不要把读书任务都教给“讲故事机”,那样会丧失很多宝贵的亲子时光。
3.学会分享与交流。傅春胜说,学会分享与交流书中的内容,能让阅读带来的乐趣加倍。所以,不光要让孩子读书,还要多与孩子分享与交流书中的内容。分享的过程不仅能让知识二次传播,还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孩子在分享的同时可以获得别人的认可,对读书的热情自然更加高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读他们喜欢的书,共同探讨书中细节或评价主人公;当孩子长大一些,可以鼓励他们多参加读书会,学会与别人分享读书的体会。
4.选择孩子喜欢看的书。对于成人阅读来说,面对浩瀚书海,“读好书”很关键。但对孩子来说,建立阅读兴趣和培养阅读习惯是第一位的。所以,在购买图书时,最好选择孩子喜欢看的书,不要按照父母的喜好给书分优劣。选择绘本时,图片要大,最好一页一图,而且图片要形象生动,布局清晰;故事要有逻辑性,情节简单,语言富有节奏感。此外,父母也不必太看重分龄书目,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发展阶段也不一致,不必过分拘泥。
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父母们高度注意的地方,如下:
1)和孩子第一次读某本书之前,你应该先了解一下这本书。
2)和孩子第一次读的时候,应该以你的讲述为主,要指出孩子以前不知道的物体的名称,并且要根据图画来讲故事。
3)第二次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就要采用“听——说”综合的方法了。
4)孩子喜欢反复看同一本书,当孩子能够回答大部分问题的时候,再换另一本书。
5)要尽可能每天抽出时间来和孩子一起阅读,挑选一个孩子喜欢共读的时间。
6)在你的提问之后要有停顿,给孩子留下充分思考和回答的时间。
在这一天——请捧起你心爱的书,在温馨安静的环境里,享受阅读的快乐,愿书成为孩子们永远的朋友,愿你的家庭有着满满的纸墨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