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暑假快要结束了,想到家里的“混世大魔王”小拍终于要回到学校,我心里真是忍不住雀跃。
但或许也有一些家庭,并不期盼开学那么早来。孩子们好不容易趁着暑假,来到父母的城市,开学又意味着一次长距离分离。是的,我说的就是“留守儿童”。
看了Lucy这篇文章,我的心异常沉重。其实不论是做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妈妈,把孩子带在身边,还是不把孩子带在身边,只要是慎重权衡做出的选择,都应该得到尊重。
但如果我们从未察觉与孩子分离的伤害,轻率地让孩子做了“留守儿童”,那这篇文章,真应该好好细读。
又一年暑假,每年这时,会在地铁里碰到一群新奇而兴奋的欣赏着城市的孩子。
他们像小候鸟,每年的暑假,飞到父母的城市,这是他们最幸福的两个月。而另一大群孩子则要到年底才能见上父母一面。
留守儿童,在中国已经演变成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比如户籍制度,财富不均。但就每个家庭而言,其实就是家庭的问题而已。孩子留守与否,全在父母的一念之间。
对于留守儿童,我有比较早的认知。
父亲知青下放到农村并安家,爷爷奶奶都是国家干部,住在城市,相隔了200多公里。大哥是家里的长孙,爷爷很是疼爱。
爷爷来看大哥,跟母亲说这里条件太苦,他带到城市里去养吧。母亲不舍,爷爷不停劝说。母亲想到大哥能有更好的吃住环境,最终咬牙同意了。
走的时候大哥哭得撕心裂肺,母亲躲在里屋哭,不敢出来,怕自己心软。
大哥一去就是十年,从两岁到十二岁,每年过年才能见上一面。
于是,大哥成了中国最早的留守儿童,虽然当时还没有这个专业称呼。
母亲说:大哥从4岁开始,每次我们到爷爷家,大哥都躲起来不见母亲,母亲为大哥连夜赶制的新衣服,大哥也坚决不穿。
我问母亲,既然都这样严重了,为何不带回来?母亲说:那时想着留他下来也是为他好,等他大了他就懂了。
大哥之所以回到母亲的身边,是因为小学毕业考不上初中,逃课,抽烟,和小混混们在一起。爷爷担心出事,把他送到母亲身边。
这不是像极了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虽然大哥是留守在城市。
可见,留守儿童变成问题少年跟爷爷奶奶有无文化没有半毛钱关系,留守给高干高知的家庭也一样。
没妈孩子像根草,这个是铁的定律,不管孩子去了哪里。
大哥回来后,也比同龄人显得沉闷,与我们兄妹几个有距离,与母亲也不是太亲切,但一切还算正常。
大哥也在母亲的管教下考上了大学,现在已经事业有成,大哥工作后,每年都会给母亲寄钱,但电话很少。
02
一切看上去似岁月静好的样子。
直到母亲50岁的大寿那天,亲朋好友都来了。大哥没有回来,母亲一直在等大哥电话,我中午提醒了大哥给妈妈打电话,母亲等到很晚都没有电话。
母亲泪眼婆娑的靠在床头,我很生气地拿起电话质问大哥,为什么不给妈妈打电话。那时,我还是个20出头的小姑娘。
大哥在那头沉默了2分钟,那是多么漫长的2分钟,然后他挂了电话,未有一言。我心中仍责怪大哥,尤其不明白他为何故意为难母亲。
直到我怀大宝时,看了王东华的《发现母亲》,这本书对孩子与母亲天然的子宫心理,以及分离对孩子的终生伤害分析的入木三分。
我留下了泪来,我读懂了大哥了那2分钟沉默:子知鱼之乐,焉知鱼之痛。
对留守儿童而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一切的平静,只是尚未自立的小生命的煎熬和忍耐;一切的沉默,只是稚嫩的心灵演变成埋葬对母爱的最后一丝渴望,又无法控制的滋生恨意的土壤。
大哥是在用母亲50岁大寿,告诉母亲:你抛弃我,你错了,我恨你。即便我知道不该恨你。
大哥成家后,仍然与母亲疏远,会刻意避开有些场合,但在钱上从不对母亲吝啬。
是的,你可以强迫一个人做任何事,却无法强迫一个人去爱你。
儿时的大哥极少感受到母爱,尽管母亲是真实地爱着他。而母亲“抛弃”他,却正是因为爱他。
这是多么讽刺的画面,是不是像极了现在留守儿童?每对父母都是为了孩子,而与孩子分离。
后来,我跟母亲讲述了那十年的分离对大哥的伤害。母亲听完叹气说:要知道对他伤害这么大,哪怕吃糠咽菜我们也在一起呀。而这样的分离,母亲何尝不是受害者呢。
留守与否,全在父母的一念之间,而这一念却关系了孩子一生。
王东华说:孩子便是人生“总统”,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可以像影响一个国家一样影响他的一生。
现在回想起来,大哥回来后,母亲的态度也有些奇怪。
我肯定母亲是疼爱大哥的,大哥生病,母亲也是彻夜的守护。但她很少与大哥单独相处,母亲对大哥的语气,明显没有对我们几兄妹温柔。当大哥犯了错误,处理的方式也不及对待我们一般的柔软。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从天而降的亲密无间,所有的亲昵与默契都是日日相处沉淀下来的。
长期被距离撕裂的母子,连母爱都变得模糊,变成了一个概念,无法落地。
分离的伤害是双向的。
03
就如我一个同学,孩子在老家呆了三年,不肯跟她睡,只愿意白天跟她玩。我说,有个办法,多和他独处,出去旅游一趟,只有你们一家三口,在外面过一两夜。
过了半年我再碰到她,问怎么样了。她说老样子,也没单独去旅游过。她惊讶,我还惦记着这件事。
是的,我惦记着,因为如果我是她这样的处境,我会很伤心,我会着急处理这个问题。显然,她不是。
每年春节后,网上各种骨肉分离的新闻图片。孩子在后面边追边喊,绝望至极。
孩子的身后竖起的是一栋栋崭新的楼房,而孩子心中的楼房早已经塌陷。哪怕孩子跪下来求父母,父母都很坚定:因为我要出去挣钱,这样是为你好。
我母亲也说:爷爷家的条件好,我为了他好,他长大会明白的。多么可怕的“为你好”。
我们总觉的孩子不懂什么是爱,不懂怎么爱是对他好。孩子懂的,连婴儿都不会爱错人,连婴儿都知道最喜欢蜷缩在谁的怀抱。
知乎上一个高中女孩说:留守儿童的经历让自己一直很自卑。现在跟父母不亲,很羡慕能跟父母亲昵的同学,自己却亲不起来。
被留守的伤害是终生的,看到现在越来越规模化的留守儿童,她恳求:只要能吃饱饭,不要抛下孩子,如果一定要出去,至少留妈妈在家。
可惜她的恳求改变不了任何一对骨肉分离。
我把《发现母亲》这本书推荐与人,我想每个看了这本书的人,都不会再让自己的孩子留守,不管用什么方式。
然而我错了,正如这个高中女孩一样,因为所有的分离都有坚不可摧的理由。
04
作家陈岚说:
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或哪一个民族,这样大规模地产生了家庭的撕裂与分离,还分离得理直气壮。
留守儿童,不是只发生在农民工的家庭。来都市打拼的白领,在国外工作的金领,都有孩子在留守。
留守,跟钱没有什么必然因果,全在父母的认知。舍得孩子留守的父母,是因为不知道留守的后果,与我母亲一样。
去年,我上海一个朋友,经过多年的打拼终于买下房子,安了家。
我说:这下可以把你的孩子接过来了吧。
她说:还不行。
我说:为什么,以前你说租的房子,现在不是买好了房吗。
她说:我现在时机还不成熟。还要再打拼两年,买个车,再存点钱。
我说:接过来,再慢慢打拼也不迟啊。
她说:那不行,我不会让我的孩子受苦,让他去挤公交车。
啊,我的天啦。这世间,还有多少父母有这样的愚念。
我问她,如果你这么在意孩子的物质条件,为什么不晚生五年孩子,等达到了你要的条件,也不至于这样生生的分离。
她恍惚了一下,没有作答。
我知道了答案:再生晚几年,那就打拼一个学区房再接孩子过来。总之,当下的条件,永远配不上孩子。
要知道,你现在的起点,是有些人努力一生也达不到的。而你所谓再打拼五年的好生活,连有些人的出生的起点都不够。好生活,到底要多好。
春节从老家返回, 隔壁三四岁的小胖墩,每次都吵着要来上海。边上的大人都在逗他,说上海有多好玩。小男孩听的两眼放光,差点跳上我们的车。
他回头看妈妈:妈妈你去?妈妈笑着摇头。他后退了两步说:妈妈不去,我也不去。
大人更怂恿他:去呀,一定要去,上海有迪斯尼呢。他拉着妈妈的衣襟,不为所动了。大人再逗他,他就紧紧抱着妈妈的大腿,躲到妈妈后面,生怕被强抱了去。
这就是孩子要的好生活,和妈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