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孩子去游乐场,两个家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位家长,在几十个玩手机、发呆的家长中独自捧着一本厚书。
游乐场设施齐全,一般的孩子会玩1小时到几小时不等,为了让家长耐心等待,游乐场设置了覆盖全场的免费wifi。
每次去,看到的都是等候区低头看手机的家长,这是第一次看到读书的家长。
于是,特意观察了她好一阵子。她偶尔抬起头,望望正在玩耍的孩子,眉眼间全是笑意。表情安详,内心富足。
第二位家长,从看到她的第一面,到最后离开,没见过她的眉心舒展过。
自始至终眉头紧皱,表情紧张。无论孩子想玩什么,她脱口而出的话总是“这个你不能玩,伤着怎么办?”
再看看她身边那个小孩子,眼里既好奇又胆怯。
我不知道这两个孩子长大了会怎样,但至少我觉得第一位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会差到哪里去。
很多时候,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层次。
这个高度,不单指家长的学识,还有家长的眼光、胸襟和态度。
英国有部非常了不起的纪录片,叫《人生七年》,该片一共8部,是完全的真人秀,曾获得2006年英国电影学院奖和金卫星奖提名,说这部纪录片为真人秀鼻祖毫不为过,同时它也被被英国channel 4评为 “ 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 ” 之一。
1964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想验证英国社会阶层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随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每七年进行一次拍摄,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56岁。
几十年过去,导演见证了这14个人从儿童、青少年再到成人、老人的过程。人生七年又七年,14个孩子的真实人生震撼上演。毫无疑问,本片拍摄的初衷是为了验证“你的出身阶级,是否会决定你的未来”。
当时剧组的观点是:会
在《7up》那一集中,底、中、高三个阶级的孩子就已经表现“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的不同特质。
底层:打架是他们最大的娱乐,对未来没什么打算,梦想就是少挨打,不挨饿。
中层:男孩有些关于自然或音乐的兴趣爱好,盼望成为科学家或老师,女生则热衷幻想结婚生娃。
高层:听甲壳虫乐队,看《金融时报》,业余时间热衷各种丰富的运动与社交活动,对未来早已规划得具体详尽,连中学、大学读哪个都想好了。
而在《21up》至《56up》中,似乎精英还是精英,穷人还是穷人:
高层:虽然没有“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这么浮夸,但也八九不离十了——进入BBC,成为大律师,住着大HOUSE。
中层:男生公务员或教师,女生幸福与否则基本取决于婚姻美满程度。
底层:除了一个男孩通过考上好大学成为社会精英,其他均经历辍学,早婚,多子,失业,生活常常伴随社会经济的动荡而陷入困境,早早的就有孩子、孙子一箩筐。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更好的过一生?我从片中看到了这些启示:
01 健全的心理,是苦难最好的解药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孩子也会如片中一样,在未来遭遇事业的瓶颈、感情的挫折等等困境,而孩子在遭遇困境时如何靠自己站起来,这将是我们身为父母在今后最为担心的问题。
片中的三个孩子从正反两面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苏与两个儿时好友一起参加了节目录制,成人后,她们均遭受离婚、单亲、贫困。但不同的是苏在画面中总保持着乐观的笑容,享受与孩子的相处,而她俩朋友常常是一脸严肃,满腹恼骚。
最后,我们看到Sue越活越美,事业爱情双丰收。而她那俩朋友继续着叨叨中年大妈的人生。
☞ 启示录:除了钱,我们能留给孩子未来最好的护身符就是一颗乐观、坚毅、从容的心,对生活充满热爱,敢于尝试的孩子总是能遭遇更多“好运”。而那些从小被父母打压得畏缩、自卑,或是被过于保护的孩子,一次挫折就可能打得他爬不起来。“性格决定命运”并不是一句空穴来风的鸡汤。
02 勤奋依旧是逆袭人生最重要的那张牌,而兴趣与鼓励则是勤奋的起点
出身农村的尼克的成才之路,正是这句话的最好诠释:小尼克的学术之路源自于一本关于行星的插图书,书中丰富的色彩与有趣的故事唤起了他对科学的兴趣,他开始痴迷的阅读各种关于科技的书籍。小学时,有一次老师与同学们正热烈地讨论着飞机知识,老师看到他便很热情的说“你平时那么爱看书,一定很了解飞机的东西”,小尼克却心生怀疑:“我真的很懂飞机吗?”。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却让尼克感受到了信任与鼓励,从此更用心地去钻研科学知识,他说是他的这位老师促使他入了科学的大门。
最终,尼克凭着牛津大学物理学博士的身份,成为美国著名大学教授,是穷孩子里唯一逆袭成“社会精英”的漏网之鱼。
☞ 启示录:学习依然是跨域阶级局限的必经之路,但若想把“勤奋”化为成就,还是离不开兴趣的指引与成人的鼓励。
03 高富帅们赢的不止是钱,而是父母耳濡目染之下的视野与格局
片中高富帅三兄弟7岁就开始阅读《观察者》《金融时报》,听甲壳虫乐队,14岁时就可以逻辑清晰的讨论起“应该设置法庭判定工人工资提升要求,禁止工人罢工”这样的社会议题。而苏和她俩闺蜜谈到罢工问题时,只是笑笑说“我妈最近就罢工在家”。孩子的这些思维与习惯都是从哪来?
高富帅三兄弟的家里藏书不少,在还没手机的旧时代,爸妈回家就是品茶看书,家中一派“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文化气息,在这种氛围长大,孩子自然会认为:关心社会、看书品乐、礼貌上进是和吃饭、呼吸一样平常的事情。
而那些中底层家庭的父母,许多都还挣扎在温饱线上,不仅买不起书,没空看书,每天嘴里还算着钱怨着党,心情不好了就顺带打骂一下孩子出气,张口闭口“别人家孩子”。
Low没关系,但把这Low气质传递给孩子,那就真没救了。
父母耳濡目染下的视野与格局的不同,造就了“高富帅碰到问题会更快的想合理的方式解决”,而“穷孩子则怨天尤人,举步不前,或是以耍小聪明的方式去处理”的差异,而正是这种差异形成了阶级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 启示录:在这个信息时代,即使不是富人,你依旧可以在孩子面前少一些抱怨和计较,引导孩子阅读丰富的书籍,结交不同阶层、家庭的朋友,来丰富孩子的视野与格局。
为什么要让父母修行呢,因为父母的高度决定孩子的高度,父母的智慧决定孩子的幸福,如果教育真的有一个标准,那就太好了,可惜的是,教育没有标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随时随地都在考验着父母教育的智慧。
真实的人生远比电视剧来的更为精彩,14个孩子的真实人生给了我很多对孩子、对人生的感悟。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试着想象一下人生的终点,去推断我们现在应该做点什么,以至于年老时少一点后悔。
下一个七年,你会是怎样,你的孩子会是怎样,就在你此刻你的一思一行中。人生的任何一次成功与失败,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
胡适在他的自传中,几次提到过童年的一件小事。
他的父亲在他不到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留下了孤儿寡母。
父亲去世后,家庭日衰,日子过得紧巴。他的母亲是从乡下来的女子,读书识字主要是婚后胡适的父亲教的。母亲很节俭,能省则省,但在一件事上,她母亲却大方的很。
那个时候,他上私塾,按照当时的行情,一个孩子一年给先生两块银元作为教资。
别人家都给两块,只有她母亲执意要多给,第一年给6块,以后逐年增两块,最后一年增至12块,比一般的孩子的两块整整翻了6倍。
当然,也正是母亲的坚持,让他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功底。
交两块银元的,先生只领读,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对孩子来说无异于天书,很多孩子学不进去,不喜欢上学,逃课。
唯有他,每天提前去,一坐一天。
因为交的学费是别人的几倍,所以先生总是逐字逐句的给他讲解每一句。
与一般的孩子比,他多交了钱,实则赚了便宜。
胡适的母亲没有读过多少书,在孩子读书这件事上,比很多读过书的人都要开明。
有人说,这是个拼爹拼妈的时代。
其实,不是现在才开始拼爹拼妈,大概从有竞争开始就有了拼爹拼妈。
孟母三迁、买肉啖子、断机教子,岳母刺字,孔子的母亲、欧阳修的母亲,古代往往凸显母亲的伟大,而忽略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但这也不能否定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
孩子能有多大的发展,在他小的时候看他的父母,也能猜出几分。家长的学识、能力、态度等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养成,也影响着孩子的发展。
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可以说所有的孩子的今天都是父母过去教育的成果,父母的高度,指的是教育智慧的高度,也许有些父母富甲一方,有些父母位高权重,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就一定拥有教育孩子的智慧。
孩子就像是一张雪白的纸,等着这个世界在上面涂抹上各种色彩。而他的一言一行就是父母呈现出来的教养,恰恰是你的言传身教造就了孩子现在的模样。
所以,每一位父亲和母亲,都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自己擅长的地方,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全面发展,让孩子既可以飞得高,也能飞得远,拥有一个成功而又幸福的人生。
有一句话特别赞同:先把自己的品行酿成酒,汇入孩子的生命之泉,才能飘香醇厚在孩子的整个未来岁月。
父母把自己成功的期待全部放在孩子身上,不如降低期待,自己多做点什么。
做父母的的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