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政府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为全面加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力度,该市出台《关于大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120条),旨在降低企业成本、优化营商环境。
据了解,南昌市出台“120条”包括降低企业成本、优化服务环境、推进动能转换三个部分。其中,降低企业成本主要从降低企业税费成本、融资成本、人工成本、用能用地成本、物流成本、财务成本6个方面,提出了77条针对性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政策。自2016年5月1日起,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全部营业税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允许将新增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据测算,全面开始实施的营改增政策,将为南昌市企业降低100亿以上的成本。
高新技术企业及小微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按规定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在外地已获得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经核定后,三年内由受益财政按企业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的差额予以补差。2017年12月31日前,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0万元(含)以下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的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
企业研发费实行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符合规定条件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本年度实际发生额的50%,从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涉农、小微企业新增贷款占各项新增贷款比重均不低于30%;支持符合条件的辖内法人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三农”专项金融债;金融机构借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发放涉农、小微企业贷款的利率不得高于人民银行有关规定。
此外,在建设公开公正的营商环境、重点支持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都提出了强有力的支持政策。
南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建洋在发布会上表示,出台“120条”,是南昌市应对当前所面临的越来越大的经济下行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困难压力重大举措。“同时我们也立足于提质增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