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生儿育女人生之大事也。许多人认为生养孩子是艰辛痛苦的时期,殊不知养育孩子更是漫长艰难的过程。作为父母既然生育了孩子,就一定要肩负起教育他们的责任。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就是这个道理了。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后天教育问题,只有从小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才有利于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
然而大多数父母都更加重视孩子的外在教育。比如:通过合理锻炼保证孩子身体健康;通过健康的饮食,让他们拥有强健体魄;通过监督孩子学习,让他们拥有优秀的学业等等,这样的养育当然可以让孩子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但是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呢?父母是否有些忽视呢?
其实,相比较起来,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于他们的心理教育更加重要。一个人如果光有一个空壳有什么用,只有具备了活的灵魂,那才是个完整的人。因此家长在孩子成长中切莫忽视对于他们的心理教育。
研究表明,孩童时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是孩子心理、思维、意识的形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心理教育,对于他们的性格、习惯、想法的形成都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如果在这一时期,没有重视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或是教育方式错误,让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严重后果。如果有的父母意识到孩子心理教育的重要性,等到他们成年再教育,可是这时他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已经形成,想要再改变那就太难了。为了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必须从他们小的时候就要为他们打好基础。
那么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父母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第一,不能过分宠溺孩子
现在家庭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就算不是也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千万不要过分疼爱孩子,过分的宠溺,会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宠着他顺着他,让他成为高傲自大的人。
第二,不要总做孩子的“超人”
孩子虽然年龄小,能力有限,但是他们依然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此父母不要处处保护孩子,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周到,这样容易让孩子过分依赖父母,成为不能自立懦弱无用的人。
第三,不要对孩子使用暴利
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可是如果对孩子长期使用暴利,会让孩子变得胆怯,卑弱,易引发孩子暴躁逆反的心理。
第四,不要过分勉强孩子
孩子终就还是孩子,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他们能力之外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大多来自于做好一件事情的优越感,如果让他们做些难度较大的事情,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容易让孩子变得自卑懦弱。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问题是很深奥的,其中的心理教育更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