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相处时间长了,家长跟孩子彼此熟悉双方,对其也有固定的印象和看法。如果家长和孩子之间发生了某一件事儿,彼此都会用以往的印象、看法、经验来预测对方的反应,然后再根据这个预测做出相应的行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相处之道,或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比如,孩子在学校惹了祸,与同学打架或与老师吵架了,不论他是否有理,他只要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认为,回家我要是跟我爸妈说了实情,他们根本就不会听我解释,而会对我一顿臭骂或一顿打。这样他回家后,就绝对不会把学校的事情告诉家长,他会千方百计地隐瞒实情。而在我们家长看来,这个孩子撒谎。 同样的事情,如果这个孩子,根据他以往的经验得出结论,回家只要跟爸妈解释清楚了,他们一定会理解并且他们会帮助我分析解决问题。那他回家后会急不可耐地找爸爸或妈妈来说明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家长固有的行为习惯,让我们单纯的从一个方向来看待孩子。从来都没有想到过孩子的行为其实就是在模仿我们家长自己,很多不好的根源其实就是家长童年或者自身的写照。孩子就像打印机一样,打印出家长自身的问题,而家长缺没有反思自己,只是认为这是孩子的问题。 在这里,左右孩子行为的关键因素是已往的生活经验在孩子头脑中形成的对家长的印象,同样家长对孩子的固定看法,也决定了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家长与孩子双方都会根据这些预先存留在其头脑中的“东西”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我们把这种现象表述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即“亲子关系”。 家长与孩子之间形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行为起着核心的制约作用。它就象一条看不见的绳索,规范或束缚着孩子的行为。 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正常的,也即家长与孩子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支持,那么孩子的行为表现正常,他的外在表现为对人有礼貌,听家长老师的话,学习自觉、好学上进、体贴关爱他人等等。 如果家长与孩子相互猜忌、缺乏信任、相互敌视、关系冷漠、彼此误解、相互奴役,那么孩子的行为就一定扭曲,外在表现可能是不听话、看电视没完没了、上课说话、对家长的批评指正有逆反心理、与老师顶撞、上网吧或经常与同学打架等等。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家长与孩子之间形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生长的无形生存空间,如果这个空间是宽松正常的,那么孩子会健康成长;如果这个空间狭窄扭曲,那么孩子的成长就一定会受到阻碍。 我们知道,孩子之所以是孩子,首先,在心理上他们是成长中的人,使他们能够判断是非、分辨好坏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他们会不断地犯错误;其次,在生理上他们是正在发育的人,他们控制使用自己身体的能力尚待生长成熟之中,所以他们会常常受到伤害而把事情做错;再次,他们是学习中的人,使他们把事情做对的技能还没有完全训练出来,所以不论他们主观上怎样努力,他们还是经常把事情做坏。基于这三点,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应该有明确的预期:他们会不断地做错事。 通过语言哲学的研究发现,一个陈述句,在没有确定的语言环境下,可以任意解释。这就告诉我们,当听人讲话时,如果我们不合作,不愿意听对方的话,那么我们会对对方的话做出自己的解释,这个解释可能与讲话人初衷完全相悖。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讲话人没有好感,即使讲话人的本意是好话,我们也会听成是坏话。 如果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出现问题,孩子不信任家长,不相信家长的所作所为的出发点是为自己好,那么孩子就无法正确理解家长话中的正面意义,此时家长说的尽管都是真理,可是孩子根本就不会按你说的去理解。这样的结果,虽然家长与孩子在表面上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可是在孩子的心灵上,他已经成了一个流浪儿;他得不到成年人正确的指导,他会按他自己的判断和欲望来驱使自己行为;由于他还是一个孩子,他的价值观、身体和技能都处在成长之中,还没有完善,无法按人类正确的法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他基本上是按动物的法则来行为,所以学坏就不可避免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证明了,如果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出了问题,那么孩子的教育就一定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