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如何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家长自己做到这三点!家长真该好好听听! 小学生作文《孤独》火了,老师满分评论直呼:天才!看哭了! 今天,致敬护士! 致考生:请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13年了,汶川地震中幸存的他们过得怎么样了? 子女手机依赖受父母影响大、补课对学业成绩提高效果有限……这份报告揭示了几个令人吃... 2021高考倒计时!这些事情,江西考生要了解 当你老了--母亲节献给天下所有母亲 期中考试后,儿子和母亲的经典对话,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如何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家长自己做到这三点!家长真该好好听听! 小学生作文《孤独》火了,老师满分评论直呼:天才!看哭了! 今天,致敬护士! 致考生:请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13年了,汶川地震中幸存的他们过得怎么样了? 子女手机依赖受父母影响大、补课对学业成绩提高效果有限……这份报告揭示了几个令人吃... 2021高考倒计时!这些事情,江西考生要了解 当你老了--母亲节献给天下所有母亲 期中考试后,儿子和母亲的经典对话,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高中教育
“降落伞孩子”在美问题多 被指留学只为面子 发布时间:2016-11-23 09:59:44  来源:   作者:  编辑:老匡  关注度:1433

“降落伞孩子”在美问题多 被指留学只为面子

参考消息网11月23日报道 美媒称,每年,有很多学生来到美国的学校上学,梦想得到一个与中国所给予的完全不同的未来。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11月21日报道,许多学生认为他们逃脱了容不得失败的中国教育制度。每年,900万中国学生争夺着700万大学名额。而大约100万被大学拒之门外的人会选择出国留学(课程)。2015年,其中的30万人来到了美国。

报道称,然而,越来越多年纪越来越小的学生正在离开中国的教育制度。过去10年间,就读美国中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从1200人跃升到5.2万人。在这群因为没有家人陪伴而被称为“降落伞孩子”的学生中,超过四分之一在加利福尼亚州。

全球化和快速的致富使得中国两大传统价值观陷入困境:家庭和教育。

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学院研究“降落伞孩子”问题的教授丛育瑛说,越来越多的父母现在选择骨肉分离。丛育瑛说:“这是一种‘我为你做了一切、牺牲了一切’的心态。即便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天各一方。”

大多数在美国学习的中国未成年人都生活在寄宿家庭中:一个熟人、朋友或者从网上认识的陌生人,同意以每月约1000美元的价格给学生提供食宿和照顾。他们形成一个巨大的、不受监管的代理监护行业,主要依靠寄宿家庭的善意来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丛育瑛说,因为在成长阶段与他们的家人和所属的文化分离,这些“降落伞孩子”更容易被孤立、更有侵略性、焦虑、抑郁和自杀。寄宿家庭和学校难以复制这些学生在中国可能获得的支持。不能辜负父母投资所带来的压力则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丛育瑛说:“父母牺牲了很多,但他们可能没想到孩子也牺牲了很多。”

帕萨迪纳市一名帮助送孩子到美国读书的中国家庭的心理学家张兴芳(音)说,一些孩子迷失了方向。

她说:“青少年需要沟通和从属于他们自己的社群。他们寻找受欢迎的女孩、男孩或小圈子去沟通。如果家人不在身边,这种需求就变得更加强烈。”

报道称,比尔·周在罗兰岗的家中有一名17岁的许姓寄宿学生。到目前为止,小许在美国的新生活只有学校、篮球和电游。他来到美国才三个月,已经碰到有人冲他喊,让他回到自己的国家去。在南岸基督学校的晨读课上,他低着头祈祷。2015年,近一半中国“降落伞孩子”就读私立的基督教中学,因为公立学校不接受那么多国际学生,而私立学校往往是宗教学校。尽管小许不信教,但他很守规矩。

他渐渐喜欢上了美国。虽然他的英语(精品课)还很差,但他知道埃米纳姆和蕾哈娜演唱的“爱你说谎的方式”的全部歌词。他觉得很放松。他的成绩在提高,除了体操和数学是B,其他都是A。他说:“在中国,我到不了平均水平。但我在这里属于中上游。”

在中国武汉,艾伦·曲的成绩也只是中等。因为学校一般早在中学就将学生划分等级,所以他被安排到一个普通学生的轨道,一条最终通往普通大学、普通工作和平庸未来的道路。

有一天,他的父母告诉他他要去美国读书,于是他同意了。和许多中国学生一样,15岁的小曲来到美国是因为他的成绩不够高,达不到家人的期冀。他和他的父母相信美国的教育将给他更好的工作前景。

但研究表明,获得美国学位重返中国的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水都低于国内毕业生。最后,大多数家庭出于面子的目的选择了美国的教育。

研究员丹尼斯·杨说:“他们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成绩最棒。如果他们实现不了,那么去美国上大学就成为一种补偿。”


分享到: 更多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红盾标志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在线投稿 | 后台管理 | 万创短信 |
江西省手机家长学校 学服通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43568号-2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康宁街25号1幢261室
浙公网安备33010502011850  |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