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考试内容:以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应届学生所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九年级)的内容,结合我省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语文能力的发展情况,考查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
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默写古诗文名句
能默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背诵推荐篇目。能力层级:识记A
(二)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1.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与现代汉字字形
能力层级:识记 A
2.词语的使用
能力层级:表达应用 D
3. 辨析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能力层级:表达应用 D
4.句子的选用和仿用、句式变换(常见修辞方法的使用。常见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能力层级:表达应用D
5.组句成段
能力层级:表达应用D
6.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①课外(名著)阅读
能力层级:表达应用D
②口头表达(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能力层级:表达应用D
③图表、漫画的阅读
能力层级:表达应用D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理解B
2.理解并准确表述文中句子的意思
能力层级:理解B
3.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理解B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分析综合 C
5.体会作者的情感及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分析综合C
6.初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鉴赏评析 E
(四)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的说明类文章、论述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
能力层级:理解 B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分析综合 C
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能力层级:分析综合 C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分析综合 C
5.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分析综合 C
6.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能力层级:分析综合 C
7.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鉴赏评析 E
(五)写作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能力层级:表达应用D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
①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
②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③有创新。
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有个性。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题类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写作题等。
试卷包含四个部分,其内容和赋分如下:
语言知识及运用 10分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24分
现代文阅读 30分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56分
解答题第四大题由原来的4小题变为3小题,每题还是8分。
解答题第五大题由原来的1个10分的小题变为2个9分的小题。
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三种试题分值之比由4.5∶4∶1.5变为5∶3∶2。增加了容易题的分值比例,减少了中档题的分值比例,提高了较难题的分值比例。
难度系数之比由约为0.60变成约为0.55。提高了整卷的难度系数。
16年考试说明: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三种试题分值之比为4.5∶4∶1.5。
整卷试题的难度系数约为0.60。
17年考试说明: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三种试题分值之比为5∶3∶2。
整卷试题的难度系数约为0.55。
在数与代数部分对数与式的考试内容中,删去了“(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江西省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英语学科的考试(以下简称2017年英语中考)将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要求,结合我省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兼顾初高中衔接和有利于学生未来英语学习的需求,科学地制定命题原则、考查目标及考查内容。注重测试的鉴定功能和激励功能,以真正发挥测试对日常教学的积极反拨作用。
(一)命题原则
1.依据《课标》来确定考查的内容和标准。
2.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
4.选用真实、地道的语言素材,根据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形命题。
5.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杜绝繁、偏、旧的试题,并控制题量。
6.根据试题的考查目的和考查重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
(二)考查目标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课标》就终结性评价提出的评价原则是“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能力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基础之上。在这五个方面中,有些目标(如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不适合直接通过纸笔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查,因此英语学业考试应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地讲,英语学业考试应该考查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听、说、读、写等四种语言技能以及灵活运用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和语用知识的能力。
(三)考试要求
《课标》对九年级毕业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技能上要达到的目标分别提出了如下要求:
1.听
(1)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2)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
(3)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4)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记叙文,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
(5)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的方式做出反应;
(6)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2.说
(1)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
(2)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
(3)能在口头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
(4)能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
(5)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
(6)能用英语表演短剧;
(7)能在以上口语活动中语音、语调自然,语气恰当。
3.读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
(7)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15万词以上。
4.写
(1)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材料;
(2)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3)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
(4)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
(5)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四)考试内容
1. 听力理解的考查内容包括:理解对话或独白的具体细节、根据对话或独白内容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领悟对话或独白的主旨大意、理解说话者的言外之意等。
涉及的话题有:人物、职业、爱好、天气、学校生活、日常生活、问路、打电话、购物、看病、餐饮、聚会、旅游、节假日活动、语言学习等。
2. 单项填空
(1)语法的范围有:时态、语态、形容词、副词等级比较等。
①时态:掌握和运用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和现在完成时的用法,了解过去完成时和过去将来时的用法;
②语态:掌握和运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的用法;
③从句:掌握和运用宾语从句、状语从句的用法;了解限定性定语从句的用法;
④掌握和运用形容词、副词原级、比较级、最高级的用法。
(2)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及相关词组等,主要考查词义辨析。
3. 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的文章在选材上,体裁以记叙文和夹叙夹议的议论文为主。题材主要反映人物、学习、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所选的大部分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思想性、教育性、实用性或趣味性。文章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本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在语篇中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在考查内容上,以词汇辨析为主,尤其注重对实词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文章上下文对词汇意义及其用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命题思路及设空特点上,试题考查点逐渐减少单句层次的试题,增加语篇理解的试题;设问角度突出考查对整句、对上下文乃至对全篇的理解。首句不设空,在设空方面以动词、名词为核心,形容词、副词铺垫,兼顾代词、连词等,充分体现语言知识运用的特征。
4. 阅读理解
A)部分的考查内容包括几个重要的阅读微技能:领悟文章的主旨;理解文章的具体细节;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清指代关系;理解文章的脉络结构;揣测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等。在选材上,阅读材料充分体现体裁和题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体裁涉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科普文及各种应用文体,如广告、海报、地图、说明书、商品促销单、图表、书信等。题材反映人物、学习、生活、环保、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所选的大部分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思想性、教育性、实用性或趣味性。
B)部分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及根据上下文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文章在选材上,体裁以记叙文、夹叙夹议的议论文或简单的说明文为主。题材主要反映人物、学习、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所选的大部分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思想性、教育性、实用性或趣味性。文章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5.补全对话
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试题的设计突出考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恰当理解和表达问候、告别、感谢、介绍、邀请、同意、请求帮助、征询和发表意见等常用的交际功能。所谓“恰当”指根据不同的语境要求,用恰当的形式来表达功能。对话所涉及的话题为考生所熟悉的常用、常见的话题。包括:个人情况、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日常活动、个人兴趣、情感与情绪、计划与安排、节假日活动、购物、饮食、天气、文娱与体育、旅游与交通、通讯、语言学习等。
6.书面表达
涉及的话题有:(1)个人情况,(2)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3)周围的环境,(4)日常活动,(5)学校生活,(6)兴趣与爱好,(7)个人感情,(8)人际关系,(9)计划与愿望,(10)节假日活动,(11)购物,(12)饮食,(13)健康,(14)天气,(15)文娱与体育,(16)旅游与交通,(17)语言学习等。
(一)分值变化
1.听力测试A)部分由原来的8小题,其中第1-4小题,每小题0.5分,第5-8小题每小题1分变为每小题1分,取消了原来的第1-4小题,每小题0.5分;
2.完形填空B)由原来的10小题12分,其中变形的为4小题,每小题1.5分,无需变形的为6小题,每小题1分变为每小题1分,其中需要变形的词不超过3个。
(二)题型的变化
第五大题由原来的补全对话写句子改为根据对话内容在方框中选择恰当的句子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其中有两项为多余项)。
(三)试卷难度的变化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难度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在0.4~0.7之间的试题为中等题,难度在0.4以下的试题为难题。三种试题分值之比约为5∶3∶2。全卷难度约为0.55。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的时间90分钟,试卷的总分100分。
试题个数:26个。
试卷版面:16K、 5版。
试题的易、中、难水平分值比例一般为5∶3∶2,难题的分值比例不超过总分的20%。
全卷的得分率难度系数控制在0.55左右。
试卷考查的内容应有一定的覆盖率,试题的覆盖率以不低于60%为宜,具体考查目标见考查内容部分。
注:1.试题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基础部分,另一部分为实验部分.这样改革主要是从试题的性质上进行分类,突出试题的功能性。
2.选择题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8个,分值由原来的20分增加到26分,题干的叙述为:“二、选择题(共26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3.简答与计算题4个试题,试题个数没有变化,但分值由20分增加到26分,题干的叙述为:“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6分,第19小题5分,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8分)”。
4.实验题与探究题由原来的5个小题减少为4个小题,分值由原来的40分降为28分,题干的叙述为:“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1.《江西省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学科说明》前言部分去除原有关学业水平测试内容,只针对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学科。
2.增加2017年新课标下的《知识内容及考试要求细目表》。
3.对于基本仪器的复习中一些物理名词叙述及使用要求做出修订。
4.去除原说明最后一段“关于探究与实验题的增减问题,主要是考虑到课程标准中都将探究实验列为学生实验,中考中为了突出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将探究实验单列为一个独立题型,其实也还是实验的范畴。”改为“今年实验与探究题的分值有所减少,并不代表实验与探究在物理学科中的权重减少,在填空、选择、简答与计算中仍有所涉及.”
(1)在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对科学探究模块,有更为详细的要素要求,具体如下:
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⑤分析与论证
⑥评估
⑦交流与合作
在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时候,题目的内容可以涉及到上述7个要素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但不宜过多.考查探究能力应该基于前面所罗列的知识点,而不拘泥于《标准》中要求探究的内容.考查的形式不仅可以针对探究过程,也可以是探究方法和思想.
(2)对于实验的总体要求,无论是学生实验还是重要的演示实验,都必须:
①知道实验原理;
②知道实验目的;
③知道实验时使用的器材,并能正确使用;
④熟悉实验步骤;
⑤会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并能读出数据和记录实验数据;
⑥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并能得到结论;
⑦知道实验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3)对测量仪器,如刻度尺、天平、量筒、电流表、电压表、温度计、弹簧秤,要会正确使用、正确读数、正确记录.
(4)演示实验在中考说明中虽未列入,但实际上是进行了测试,理应在复习范围之内,这是因为演示实验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①叙述物理概念和规律;
②验证物理概念和规律;
③探索和总结物理概念和规律.
鉴于演示实验具有以上功能,在复习时要注意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观察时要注意每一个实验步骤应观察什么,注意实验现象和数据的记录,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方法的培养,例如:对比观察法,归纳总结法.
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要坚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课程计划,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巩固和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建议70分钟。试卷版面: 16开5面。易、中、难的比例设定约为5:4:1,全卷难度系数0.6左右。
(二)试卷结构
(一)科学探究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
(五)化学与社会发展
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试题卷由两大题型:
1.选择题(共34分)
(1)第1~8小题为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小题2分。
(2)第9~14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选项,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
2.综合题(共36分)
要求答题时紧扣题意,条理清楚。第15、16、17、18小题各6分左右,第19小题12分左右。
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试题卷由五大题型:
1.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选项,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第9~15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3.简要回答题
答题时应简明扼要,条理清楚。第16、1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4.分析评论题
答题时应结合材料,抓住关键,自拟题目,层次清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分析和评论。第18小题,9分,其中:
(1)拟题:对所提供的材料,找到其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自拟一个能概括材料内容的题目。2分。
(2)评论:运用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对三则材料逐一进行合理的分析评论。每一材料的分析评论2分,共6分。
(3)表述:语言流畅,层次清楚,字数在260字左右。1分。
5.探究实践题
答题时应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探究和实践。第19小题,12分。
1.“多选题”由6个变成7个(分值由18分变成21分)
2.少了一道6分的“简要回答题”,多了一道9分得分析评论题
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分值之比约为5:3:2。(2016年)
难度系数设定为0.55左右,易、中、难的比例设定为5:3:2。(2017年)
1.第30考点的变化
知道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2016年第30考点)
知道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2017年第30考点)
注:第30考点增加了“四个全面”的内容
2.时事政治说明
中考说明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结合当前课程改革和评价改革的新要求编制而成。
坚持历史课程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导向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一)考试形式
历史与思想品德合卷,采用开卷考试形式;全卷满分共120分,思想品德70分,历史50分;考试时间共为120分钟。
(二)试卷版面
历史与思想品德共8面,历史占3面。
(三)试卷的题型比例和说明
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即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判断题,即判断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原改错题改为判断题)
3道综合题中,第16题和第17题为材料解析题,分值为“4分+6分”或者“5分+5分”;第18题为综合探究题,分值为10分。
(四)考试内容权重与难度
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分值的比例约为5∶3∶2
(一)考点变化
1.中国古代史部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考点(17)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删掉了“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2.中国近代史部分
近代化的起步
考点(9)说明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将原“列举”改为“说明”)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考点(16)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把“局部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考点(18)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全民族抗战的意义。(把“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改为“认识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二)题型变化
原第二题改错题改为判断题。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正确的标为T,错误的标为F)(原为改错题)
①2017年地理学科在指导思想相同;
②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相同。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建议带必要的文具(包括铅笔、直尺等)。
2.考试分数:地理、生物合卷,全卷满分共60分,地理分值为30分。
3.考试时间:地理、生物共60分钟,地理为30分钟。
1.试卷内容结构
地球和地图,约占20%;世界地理,约占30%;中国地理,约占40%;乡土地理,约占10%。注重考察主干知识,不过分追求知识覆盖率。
2.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分为两大题型:第一大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第二大题型为综合题,主要以读图分析题、填图绘图题、地理探究题等形式出现,一般由3~4个综合题组成,共15分。
3.试题难度分布
试卷难度适宜,杜绝偏题、怪题、陈题。具体要求:容易题,约占60%;稍难题,约占25%;较难题,约占15%。
4.组卷:试卷按地理、生物学科顺序分科集中排列。
考试内容与要求有所变化 。
1.认识大洲:亚洲的自然环境。
2.认识区域:东南亚、中东地区、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极
地地区。
3.认识国家: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增加了俄罗斯)
1.中国的地理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认识区域:北京、台湾省、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删掉了青藏高原,此知识点没有覆盖所有版本教材)
2017年中考生物考试说明不作修改,延用2016考试说明。
闭卷考试,生地合卷考试,生地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生物总分30分。
(1)试卷版面:生物与地理共6版,生物3版。
(2)题型:单选题15题,非选择题3题;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的分值比例为5∶3∶2
中考生物分十个方面去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科学探究、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和健康地生活。其中“科学探究”按课标基本要求融入后面九项内容中进行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