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如何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家长自己做到这三点!家长真该好好听听! 小学生作文《孤独》火了,老师满分评论直呼:天才!看哭了! 今天,致敬护士! 致考生:请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13年了,汶川地震中幸存的他们过得怎么样了? 子女手机依赖受父母影响大、补课对学业成绩提高效果有限……这份报告揭示了几个令人吃... 2021高考倒计时!这些事情,江西考生要了解 当你老了--母亲节献给天下所有母亲 期中考试后,儿子和母亲的经典对话,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如何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家长自己做到这三点!家长真该好好听听! 小学生作文《孤独》火了,老师满分评论直呼:天才!看哭了! 今天,致敬护士! 致考生:请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13年了,汶川地震中幸存的他们过得怎么样了? 子女手机依赖受父母影响大、补课对学业成绩提高效果有限……这份报告揭示了几个令人吃... 2021高考倒计时!这些事情,江西考生要了解 当你老了--母亲节献给天下所有母亲 期中考试后,儿子和母亲的经典对话,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首页-新闻资讯
四川纳溪: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化平台 发布时间:2016-02-21 17:56:51  来源:互联网   作者:  编辑:墨子  关注度:365

建起来省钱 用起来方便

四川纳溪——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一)

  同步课堂上,沙田小学孩子在听护国中心学校老师上课的同时,跟着本校教师做练习。(胡敏 摄)  

  跟随歌曲的节拍,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沙田小学五年级学生杜良敏兴奋地唱起来。1月中旬的一天,她通过大屏幕和其他13个校点的孩子同上一堂音乐课,并和中心校的师生互动。护国中心校专职音乐老师周蓉,让这14个教学点的孩子们体验独立识谱的乐趣。 

  纳溪区2015年建成的这套被称作“同步课堂”的系统,能够实现“同步教学、同步教研、同步培训、同步会议”,搭建了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信息化平台。 

  确实好用,“同步课堂”实现常态化 

  纳溪区属于深丘向低山过渡的地区,工业发展较为薄弱。纳溪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基本上实现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班班通”配备率达到83%,中心校及以上学校达100%,每个班都有。 

  设备有了,杨文政心里有了新的“盘算”:有没有办法让全区校点进行常态化互动? 

  纳溪区白节小学投入4万元购置了一套视频直播系统,可以做到中心校所有班级和完小之间的高清视频直播。至此,在中心校上课,其他校点的孩子们可以同步看到。这是纳溪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一大尝试。 

  纳溪区在白节小学开现场会,邀请全区学校校长前来观摩。杨文政抛给大家一个问题:直播课堂好是好,但难以实现与学生的交流,怎么办? 

  纳溪区护国小学试点时,能否互动成为与技术人员沟通的主题。供应商根据学校的需要,设计程序,实现了互动的功能。正式启用的“同步课堂”,老师在主播课堂,可以将画面切换到任何一个远端学校,升级后的网络,让画面流畅自然,没有出现断网、画面卡住的现象。 

  “老师在任意一个‘主播课堂’都可以和其他远端学校进行互动。”纳溪区教育局副局长罗太林介绍,通过这套“实时直播、双向互动”的系统,可以将全区的学校编织进同一个网络,教育的资源、教育的声音,可以从任何一个角落发出去,常态化互动成为可能。 

  周蓉的“同步课堂”课上,教室的后面多了一台电脑、一台摄像机,“导播”钟洪彬负责画面的切换。而在远端课堂,设备就更加简单,只需要一个多媒体播放设备,加上一个话筒、一个摄像头,就能实现简易的课堂同步。 

  杨文政发现,老师在使用时较为“被动”,刚装好“图新鲜”用一下,之后又回归常规教学方式。于是,纳溪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跟踪培训”,教师每个月集中几天到进修校教培中心培训,让教师觉得用着方便。 

  花钱不多,每校大约10万就能办妥 

  区域化“同步课堂”系统,由高清硬件终端、后台导播软件、无线麦克风、桌面摄像头、终端软件等组成,整合了各校现有的高清摄像机、“班班通”、数字资源接收终端等设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系统建设费用。 

  依托这套系统,纳溪区开发出“同步课堂、同步教研、同步培训和同步会议”几大功能,直播功能、实时互动,让师生不管是在上课、培训还是开会,都有“现场感”。 

  为了将设备“用好用足”,纳溪区对全区网络进行改造升级,实现所有校点接通光纤互联网,班均带宽达2.4兆(M)。“带宽升级了200多兆(M),全区每年只多出20多万元。”杨文政说。 

  “投入少,效益高,见效快”是“区域化同步课堂”系统的优势。护国小学建成一个覆盖14个校点的“区域化同步课堂”系统,仅花了13万元,该校校长黄河说,系统建成后,全校200余名教师每年节约的交通费、会务费、培训费就达10万余元。相当于一年就收回了成本,第二年就进入“盈利”阶段。 

  “一个中心校只需5万至10万元,即使没有项目资金,学校‘勒紧裤腰带’两年就能建成。”纳溪区教育局教仪站站长罗永利介绍,系统建成后,设备一般包修2至3年,维护费用主要是网费和电费,且系统操作简单,一般教师只需培训两个小时,上2至3节课便能熟练掌握。最主要的是该系统建成后能大大节约办公成本,最多两年投入成本基本就能收回,非常适合中西部地区。 

  纳溪区“省钱”的诀窍在于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备。纳溪区教育局教仪站副站长代明勤说,“班班通”、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为每一个校点都送去接收设备,网络升级保证了教育资源的高速流通,而同步课堂则主要是通过软件系统和简单的设备,给校点装上了“高压水泵”,为资源的快速、经常性流通提供了可能。 

  根据测算,纳溪区将简易的“同步课堂”系统实现校点全覆盖,约需300万元。预计下学期纳溪区就能实现所有校点,包括村小“同步课堂”全覆盖,并且在完小级别及以上学校都能作为“主播课堂”。(通讯员 胡敏 本报记者 李益众 倪秀)


分享到: 更多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红盾标志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在线投稿 | 后台管理 | 万创短信 |
江西省手机家长学校 学服通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43568号-2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康宁街25号1幢261室
浙公网安备33010502011850  |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