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需要心灵上的交流”
调查显示,34.9%的青少年对“孤独”感到担心、忧虑
高中生小李只要听到“交流”两个字,就有一肚子委屈。“我哪儿有什么时间交流啊?天天除了上课就是考试,好不容易课间休息10分钟吧,老师还啰啰嗦嗦拖5分钟堂,最后剩下那5分钟,连排队上厕所的时间都不够。别说同学间有什么交流了,下节课能按时赶回来就不错了!”
对于像小李这样的学生来说,一张张成绩单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单调的生活和紧迫的压力,还有缺乏交流所带来的孤独。
近日,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发布了一项最新调查结果,发现34.9%的青少年对“孤独”感到担心、忧虑。负责该项调查的研究员纪秋发介绍说,在这项历时一年,共访问了北京市1000名大、中学生的调查中,他们发现很多青少年经常提及“孤独”、“郁闷”之类的词。
“别看我老和一大帮人一起唱歌、聚会,可我还是找不到可以交心的朋友,没有人可以真的理解我的感受。”
“你孤独吗?你害怕孤独吗?”16岁的王蕴几乎每天都要上网,在她的网络圈子里,这句话已成为朋友间的暗号和彼此的问候语。“孤独是我的烙印。”王蕴摊开手掌看了看,随即又攥紧了拳头。
王蕴性格开朗,是家里的独生女,在旁人看来她应该特别幸福才对。“别看我老和一大帮人一起唱歌、聚会,可我还是找不到可以交心的朋友,没有人可以真的理解我的感受。”王蕴告诉笔者,她最好的“朋友”就是博客和日记。“孩子们的交往很肤浅,只是表面上的,得不到心灵的满足,这是他们经常会觉得孤独的重要原因。”北京市第二医院少男少女诊所心理医生郑军这样分析。
在采访中,笔者发现了一个现象:由于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学校不停地向学生灌输“竞争意识”,学生、家长也对考试排名、班干部竞选等极为看重,甚至是彼此防备。一名高中教师向笔者发牢骚:“现在的学校,不会花时间告诉孩子什么叫友爱、关怀,相反,却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学习、竞争、不许与异性交往。”“我抬起头,看见所有人都在疯狂地学习,转过头想和别人说话,四周没有一个人理我,同学们都憋着劲儿互相拼名次。回到家,妈妈拿着新买的习题,告诉我几天之内必须完成。”一个初中女孩在自己的日记本上用凌乱的字迹写道,“谁能救救我!”
值得庆幸的是,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中对孤独感到担心、焦虑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初中学生中这一数字是39.2%,而到了高中、大学,则依次减少为34.1%和32.8%。
说到原因,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吴鲁平教授认为,这种变化来自学生所处的环境的变化。“随着中考、高考的淘汰式教育,留下来的人面对的竞争人数逐渐减少;第二,社会活动在大学中的增多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融入群体中;再有,初中生的交往一般都局限于本班,到了大学,交往的圈子可以扩展到学校甚至是校外。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然而家长却没有给孩子提供交流沟通的机会。”
心理医生郑军所在的诊所中,总有接不完的咨询电话和无数前来就诊的学生家长,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中,超过1/3都是源于“孤独”。郑军告诉笔者,来这里看病的所有学生都在埋怨家庭、学校、老师,但却无力改变现状。“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然而,家长却没有给孩子提供交流沟通的机会。”
王蕴就是一个例子。她觉得,自己的孤独感从小时候就有了。“上小学那会儿,每天早上我起床后就能看见桌子上的牛奶、鸡蛋,爸爸妈妈早就去上班了,晚上很晚才能回来。他们从来不问我想吃什么,我如果不吃,他们又会唠叨。所以我每天把牛奶倒掉就上学去,我早就吃腻了。”
“我更需要心灵上的交流。”王蕴认为家庭成员在一起的形式固然重要,但是她更想让父母理解她,给与她各个方面的帮助和指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沈杰博士认为,老一代人和现在的年轻人对孤独的感受和理解不同。“老一代人所说的‘孤独’,更多的是指自己一个人待着,没融到集体当中。而年轻一代人感受到的‘孤独’,通常是心灵层面的。”
由于对“孤独”的看法不同,不少父母并不能理解孩子们内心的渴望,这导致两代人的交流减少,甚至形成更大的鸿沟。
郑军告诉笔者,其实每个孩子在内心中都会期待和家长交流。但是,如果沟通的方式和渠道出现问题,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觉得迷茫、害怕,进而产生心理上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