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南昌讯 记者李征报道:“我女儿在南昌市十二中读高中。6月初,女儿在教室里交了200元给电信工作人员办理翼校通,但至今仍未开通。老师说翼校通是学校与通信运营商联合推出的校园智能平台,但没说清楚这个平台怎么使用,也没有告知家长是不是必须要使用该平台。”20日南昌市民张清(化名)向本报反映,学校的做法让她一头雾水。
高中女儿交了200元办理翼校通
张清告诉记者,今年6月初,在南昌十二中读高中的女儿问她要了200元钱,称要开通“翼校通”。张清向女儿班主任老师确认了此事,费用不由学校收取,而是运营商工作人员到学校班级收取。“我女儿说学校的同学都交了,但我不了解这个翼校通是做什么用的。”张清表示,最终她还是给了女儿200元钱。
在对方开具的收费收条上,记者看到200元的费用为“智慧校园平台费”。
交费10天 翼校通没有“通”
交费后,张清仍不知道这个智慧平台该如何使用,也不知道学校是否要求一定要办理“翼校通”。“我如果直接问老师是不是一定要办翼校通,那孩子在学校会很尴尬。”张清告诉记者,老师给她的回答是教育部门要求开通的,届时会给孩子一个类似门禁卡的实物,孩子什么时候到校、离校都会有记录。对于老师的回答,张清仍是一头雾水,更奇怪的是,她6月初交的费用,但至今还没有开通该服务,也没有人告诉她如何开通或使用。
电信工作人员在教室办业务遭质疑
虽然翼校通的办理费用不由学校收取,但电信工作人员在学校教室里办理该项业务还是受到了家长质疑。张清表示,该校高中生有1000多人,如果每个学生都办理翼校通,那么每年至少有20万元的费用,而高中三年就有60万元。“这笔费用是电信工作人员在教室里向学生收取的,学校和电信部门是否存在利益关系呢?”张清说。
此外,张清还告诉记者,既然学校老师已经向学生和家长发出有关办理“翼校通”的通知,而且未告知是否自愿办理,“那么哪个家长敢问老师是不是一定要办理?”
南昌十二中:不强制要求办理
20日下午,记者向电信了解该事。电话服务人员表示,翼校通是该运营商向中小学生、教师以及学生家长提供交流互动等综合服务的平台。该工作人员称,电信部门与学校合作,并不是强制要求学生家长订制该服务,“200元是一年的服务费,但是根据协议已经交纳了费用是不能退订的。”至于张清已经交费办理翼校通却仍未开通服务,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张清也反映过此事,电信部门也在调查中,并将在第一时间回复家长。
原来翼校通是用于学校与家长的一个服务平台。对此,张清告诉记者,自己的女儿已经读高中了,该服务平台对于孩子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那么翼校通是不是学校强制要求家长订制办理的呢?随后,记者又联系上南昌十二中丁书记。她表示,南昌很多学校已经在使用该平台,以方便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管理学生。但丁书记表示,费用不是学校收取,学校也不强制要求家长办理。“可能是有的班主任未向学生以及家长说清楚,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自愿办理。对于家长的反映,学校会要求班主任再向学生以及家长做进一步解释。”丁书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