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六岁的儿子到卡酷动画去拍电视节目,导演安排他作小主持人,去采访菠萝哥哥和草莓姐姐。一场十分钟的节目整整
录了一个上午,原因是,孩子总背不下来台词,就算提醒着勉强背出,表情也十分不自然,当然这种自然不是生活中的自然,它要求比较夸张,能充分用肢体、表情
和情绪表达节目中的内容、心情。
儿子急得有一阵儿哭了,我知道,他是想尽量表现得好一点,让所有人都满意,可是他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做不到,那时,他也抱怨自己——坐在案前,他习惯性地多
动,不是舔嘴唇,就是翻白眼儿,或是挠痒痒,身体一歪,说话的时候不住地绊嘴、小咳,而且声音很小,一改他往日在家时的放松状态。
我在现场,比他还活跃,象导演一样教他如何放松且表现生动、进入角色。那时我着急:我总去电视台和电台做节目,按说儿子也见得多了,总该比较适应了吧?可一到台上,他整个人就紧了起来,一点儿不像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无论在电台或电视台,上节目前,我和主持人、编导们都特别自然地闲聊,就算是讨论节目内容时也非常放松,像拉家常一样。可是一旦坐在镜头前,我们不约而同
地就就会变成另外一种状态——镜头状态,那时我们知道,自己的表现是在为节目负责,所以要符合观众的品味,此时,要放下平时生活状态中的自己,而这种放
下,其实是不太容易的。
许多人把这种转化状态叫演戏,或者说得难听一点叫装蒜。可这种装蒜的确是工作需要,如果不装,把生活中的自己搬上来,那导演和演员可能就要失业了。可为什么一定要不一样呢?
其实,生活中这种事例并不少见,比如一个男人,在家是老公,出了门后就是经理,在家跟老婆、孩子说话时可以比较随心所欲,其表情状态也比较放得开,但一到
公司,他就必须三思而后行,考虑到每句话,每一个行为的后果。而且在穿着、肢体、语言内容及口气等各方面都要注意,不同的场合表现不同的状态,这就是随遇
而安和适应环境。
在心理学上,这是本我与自我的区别,自我中有一个重要角色叫社会我,本我就是孩子的状态,好比在家中的那种真实状态,它是没有标签和利益的,它只是那个感
受本身,是纯粹的存在。而自我是从本我出去的一种需要,是与环境发生关系的需要,是社会化的成熟的标志。比如孩子在电视台录节目,电视台需要的就是社会我
角色,那么如果孩子把本我暂时放下,全然地进入社会需要的状态,他的表演就是合格的。又比如一个经理,他的公司角色需要他符合经理的位置,而在家不需要这
种状态,所以,在家和在公司,他就得是两种人。
心理学上,把这种转变叫社会化,它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人格形成的必经之路。而许多人在从本我到自我的转化过程中没有得到顺利地过度,时不时地将这两种角
色混淆。在此,我们先不说一个孩子,只是大人,比如一个男人在家是老公,在单位是经理,在公司时,他很有能力和威信,受到下属和尊重,受到上司的夸奖——
这本是社会角色的产物,可他回家后仍然坚持这种状态,希望老婆、孩子或老人也像公司同事一样对待自己,如果家人做不到,他就有可能发作,或在外面另找感
觉……
或者一个女人,她在家庭受到所有人的呵护,可如果在单位她也延续这种感觉,仍然习惯于被别人无条件地接纳,如果同事与她产生分歧,她就会无缘无故地发作、对立,如果别人不重视她,她也会无端刁难、指责——而这其实都是她在家庭的表现。
现在看看一个孩子,他在电视台的表现正处于这种角色变化的转化阶段,他显得是多么的不适应,多么和难受和可怜?那时,如果父母冲上去把他从镜头前抱下来
哄,那么他当即就会得到一种暗示:“我可以不去接受社会需要的状态,如果我感觉不舒服,是可以随时放弃的。”那么,他的社会我,或称自我的转化就没有完
成,等于仍然处于本我的状态中,随心所欲、拒绝挑战和转变。可如果不去抱他,生硬地把他安在镜头前,非让他达到标准不可,他的内心也可能因受到驱迫而导致
自由的能量受阻,这可如何是好?
许多孩子在进入学校时,等于社会化的第一步,他/她必须最快地融入班集体,必须让自己的状态符合学校环境,否则,他/她的学习不仅受到影响,而且会损害性
格。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转化,就如同生育,一旦难产,母子都会造成终生难以弥补的后遗症。因此,完成孩子的社会化等于帮助他/她学习走路,是的,这就
是一个教孩子学习走路的过程。
从爬学站,从站学走的过程中,家长都有体会,孩子是永远关注着家长来学习每一个动作的,如果父母关注着孩子,他/她就会乐呵呵地站起来,走起来,而且越走
越远——天下的爱,只有父母与孩子的亲情是从团聚到分离,孩子会在父母的爱护下越来越远离这个家,而且,走得是否远,是否稳,全看父母的关注程度。
其实,这就是一种简单的社会化培养。上小学的孩子,刚步入校门时往往不太适应,就如同刚上幼儿园一样哭闹和挣扎,也像从娘胎出来一样地不情愿。可是,这一
切都没办法,都是生存的需要,生之为人,就要与环境发生关系,关系处理得越好,他/她就越成功。因此,这个关系学就充满了智慧。那么,如何既让孩子走得出
去,又让他/她的性格不扭曲呢?
唯一的方法,就是家长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什么心态?舍的心态,知道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让他/她离开自己后能更好地活下去,为了让他/她能欣然离开自己,就
得付出自己的“舍不得”,就得承受离别之苦。这种承担在一个孩子还在学走路时就得培养:比如孩子刚学会走路时摔倒了,不要即刻跑过去扶,不要过于心疼于他
/她的痛哭与失落,而是要做到:既让他/她感受到爱,又不感到他/她被替代。
具体做法:大人情绪要自然,边关注他/她的摔倒边指示他/她站起来,这时,大人不要表情凝重,要微笑着蹲出来说话,“哦,宝宝摔倒了,自己站起来吧,你真
棒……”如果孩子摔伤了皮肉,父母要走过去,不要太急切,也不能大惊小怪,而是要表情和蔼,俯下身来伸出双手,“来,爸爸(妈妈)看看,哪疼呀?哦,没关
系……”不要讲太多,只是抱起来,孩子摔倒后一定要抱起来,这是一种暗示:失败后父母还会接纳你,爱是无条件的。就这如同高考落榜后父母仍然接纳孩子一
样,都是健康和正向的,会给孩子一种安全感。
摔倒后,父母少说话,方便的时候让孩子去看足球比赛,看那些被铲倒的运动员在摔倒是如何打发自己的,特别是对儿子,只要他看到这些人的做法,他就已经知道
一个男人是如何在摔倒后自己站起来了。关键是,被人铲倒后,这些叔叔都没有抱怨,没有人哄他们,他们还得接着跑……这种心理素质,就是社会化成功的标志
——如果他在电视台或郑重场合的表现不尽人意,同样也是摔倒,父母也不要急于扶他,只是在关注,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完成,但一定要关注,否则他会呆在那
里无所适从,这就是能量受阻。
允许孩子摔倒,就是给他自己站起来的机会,就是让他自己的肌肉组织与神经组织自动协调,让他的身心统一,让他的人格完善,最重要的,是让他得到了认识环境
的机会。又从大人的关注与态度中,他会得到了“环境没那么可怕”,与“原来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的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一个孩子向社会化转化的最佳经
验,那么当他上了小学,与同学或老师发生冲突时,那种原始的“摔倒后自己爬起来”的经验会自动产生效应:“原来被说两句没那么可怕,做错了被批评是件普通
事,改了就完了,没什么了不起的……”
逐渐地,他也会在安全感的前提下顺利地进入社会化,中间没有断带,那么当他真的长大成人,走出大学校门后进入社会,他也不会那么不适应,因为他不怕受伤,
不怕摔倒。进而到了公司,到了岗位,与同事的关系中出现了种种问题(这肯定是避免不了的),那时,他的学历可能没用,但那种“摔倒后站起来”的经验一定产
生作用!而且,也正因为他的幼时一直被父母以平常心关注,所以在他心里有十足的安全感,这个安全感正是家庭关系的核心,他会因此而关注家人,同时毋须家人
像对待一个经理一样认可和肯定他——为什么?因为他心里装着强大的父母之爱,这个爱无条件,所以他也会无条件地接纳家人之爱,也会无条件地爱家人。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爱的能量,他到任何地方,或摔倒,或站起,或挫折,或打击,或成功,或失败……他都会启动“在无条件爱的前提下被关注”的那种经验,在心理学上,这叫性格特质,而性格决定命运!
因此,父母一定要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孩子,这是爱的本质,而不要“你听我的,符合要求,我们爱你;不听话,不满意,不成功,我们就抽回爱”,这等于要孩子的命,因为他一旦失意,没有爱在心中支撑的感觉会让他当即盲目,轻则发作、混乱,重则对生活失去信心。
智慧地爱孩子,就是教育,父母的教育是所有人身心健康的基础,它不是听一听课或看几本书就能够掌握的技巧,而是一种修炼,一种父母的自我修炼,所以“齐
家”的前提是“修身”——养育子女的前提是自己先反省、修正自己的言行和心态。要知道,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所有孩子身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全写照着家长
性格中的问题和家庭关系。只要家长OK了,就不可能产生不OK的孩子,这个OK不是单指家长的事业成功,而主要是指父母的品格、修养,在很多时候,豪宅与
名车并不能取代这个无价之宝。
另外一个向社会化转化的关键,就是父爱。为什么父爱那么重要?因为父亲不仅对孩子来说是最亲近的男人和长辈,这个形象会随着孩子的成长会逐渐延伸,比如男
性老师、校长,领导、老板等,因为这些都是权威或衣食父母的象征。对女儿来说,父爱即象征着更大的意义:异性伴侣。特别是在当今的独生子女年代,家中没有
哥哥或弟弟接触,一个女孩子从生下来就和父亲(这个异性伴侣)最亲近,这不仅意味着权威关系,更培训着女儿与异性之间的接触经验。如果她得到的父爱是无条
件的全面呵护、关注及理性的健康之爱,她的爱情模式也会因此形成,反之,她得到的如果是有条件的爱,或是父亲太忙而鲜于对自己的关注,她也会把这种经验延
伸到自己的两性关系中,那么将来的老公就可能有条件(钱、车、房……),并且他应该特别忙,一回到家陪伴自己的时间过长,她就会无端焦虑,不是说老公没出
息,就是让自己找茬躲出去。或不自觉切断心灵的沟通。总之,她会按当年的父女关系安排自己的夫妻关系。
男女的社会化,无非是成家、立业,父亲在当中扮演着这一项转化的设计者,特别是对子女将来的事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亲的关注,不仅在于陪伴,还在于
智慧,父亲必须冷静、理性,又要把无条件的爱传递出去,不仅对子女,还要对妻子和老人。这就要求生之为父的男人必须具有慈悲和能力。慈悲心传递的是爱与责
任,能力传递的是智慧与勇气。
母爱对孩子社会化的形成起着一种“动力”作用。一味地“舍不得”,孩子会走不出去,那么闯荡和冒险精神就比较少,可将来的社会,越来越不看重学历,而需要
自谋出路,如果孩子不敢闯荡,生存能力自然不会太强。而如果母亲一味地将孩子舍出去,如放羊一样,那么孩子倒有可能会闯荡,却没了主心骨,没了根,没了
“被无条件接纳”的感觉。那么他就有可能对家庭缺乏责任心,或是不敢成家,我们都知道,成家是立业之本,所以才叫成家立业。
因此,母爱是人格完形之本,是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没有它,就没有生命,没有呼吸与存在的可能。而父爱是人格成立之柱,是一辆汽车的油箱,没有它,就没有活
力,没有前进与控制的可能。父母之爱不仅表现于对子女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夫妻关系的和睦,如果出现摩擦,父亲必须通过智慧来调整,母亲必须通过无条件地
爱来修补,一个智慧,一个慈悲,就如果西方三圣像——左边观音菩萨(慈悲),右边大势志菩萨(力量),中间是个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