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父母,一直说“孩子不爱读书,自己拿他没办法!”真的是孩子的问题吗?我看未必。因为孩子的阅读往往是被一些东西给毁了。比如父母的“无知”。
这个无知不是说你脑洞不够大,能力不好,也不是说你挣钱不多。是说你在孩子的阅读上,从来就没想过。我见过很多的父母,工作能力很强,社会地位也高。但是他们的孩子,与他们相比就相形见绌。孩子身上看不到学习的动力,也少有阅读的习惯。把孩子交给学校。选择好的学校,好的班级。但是未见得有好的效果。还有不少的父母,等孩子大了的时候,突然发现孩子的语文成绩怎么搞都提不上去,一段阅读理解题看不懂,作文写得更是紧巴巴的几句口水话。
于是恍然大悟,孩子的阅读黄金期,我都干了什么?父母的无知,是毁掉孩子阅读的主因。因为无知就会不重视。因为不重视就找一堆的借口,比如“快乐教育”,比如“读书无用论”。很多人理解的快乐教育是真的没有教育。我们中国人讲要无为而治,大家看到了“无为”,没有看到”治“。养育一个孩子,哪能真的“无为”呢?那是一个高的境界,你先要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才行。我有一些朋友,是唯“快乐至上”的,觉得孩子就应该跟书本绝缘,以为那些过早翻书的孩子,都是痛苦的。这是由于应试教育造成的苦,让一群人对书本产生了憎恨的感觉。很多人高考之后把所有的书撕掉丢掉就发誓,此生不再碰书,很多人都做到了。
很多父母就带着这样的想法,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图书,让他们开心的玩。你跟他谈孩子的阅读,他想跟你谈怎么挣钱。当大的教育环境没有改变,孩子还是会搭上应试教育的车。在应试教育的残酷体制性,适者生存的法则更加直观。当年那些快乐教育下的孩子一出场就被来了下马威。于是焦虑、责备、悔恨,百感交集。请一定记得,若你的孩子学习遇到困难,不要靠补课,是要靠阅读的。孩子学习越感到困难、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更多阅读。因为有数据显示:学习能力,可以用一种能力的发展培养出90%以上,即阅读能力。阅读不仅丰富知识积累,提高写作能力,更能帮助点燃思维的火花,发展孩子的智力。
在孩子阅读的问题上,父母必须先重视。这才是中国人跟世界发达国家阅读水平拉平的一个重要力量。比如爱读书的犹太人、法国人;甚至日本人、韩国人,全民读书的水平都要高于我们。要让一代人崛起,就需一代人有高远的目光,而不至于在无知的泥潭中做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