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来鄱阳湖越冬的候鸟一批批离去,但此时却是江豚最活跃的季节,它们开始进入繁殖期。在鄱阳湖余干县梅溪咀至锣鼓山不到10公里的水域,平时难得一见的江豚三三两两地不时浮出水面。许多人闻讯开车来到康山大堤观看,调皮的小江豚冷不丁地会跃出水面,令人发出阵阵惊叹。
笑脸。
成双成对。
春天是江豚恋爱的季节。
有头有尾。
余干县康山乡府前村渔民带着鸬鹚下湖捕鱼,江豚尾随而至。
江豚出水,水鸟让路。
红嘴鸥追随着江豚,捕食鱼儿。
余干县康山大堤上观看江豚的人群。
聪明的红嘴鸥此时也集结于水面或空中,它们在等待着一场盛宴:当觅食的江豚将鱼群从水中赶到水面时,它们便从空中俯冲下来,叼食小鱼。而江豚似乎并不在意,它们抬头换口气又继续潜入水中,觅食或者寻找伴侣。这大概就是大自然中生命的共生吧。
鄱阳湖都昌县老爷庙水域、鄱阳县瓢山水域、余干县瑞洪水域,是江豚经常出没的地方。由于长时间的低水位,今年春天,余干县瑞洪水域面积缩小,让观赏和拍摄江豚变得更为容易。但江豚的生存状况也变得令人更为担忧——在这一水域今年就已经发现两头死亡的江豚。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江豚的种群数量正逐年衰减。据我国《2012长江淡水豚考察报告》显示,长江江豚仅剩1045头,下降速率13.7%。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通过模型预测认为,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保护措施,长江江豚自然种群可能在10至15年后消失。
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亚种,已在地球生存2500万年,被称作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13个全球旗舰物种之一,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鄱阳湖等区域。长江江豚最大的一个群体,就在鄱阳湖。2012年我国科考表明,鄱阳湖区共有400多头江豚,占整个长江流域江豚数量的三分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我省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级江豚保护区。
2月26日傍晚,我结束为期半个多月的江豚拍摄。离开康山大堤时,落日的余晖洒在鄱阳湖上,不时有江豚浮出水面,粗重的喘气声在宁静的湖面上飘荡,我脑海里回想起那只趴在妈妈背上浮出水面的小江豚那迷人的笑靥,内心忽然有了一种不舍。
10年前,《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发表报告,正式宣布白鱀豚功能性灭绝。10年以后,但愿江豚不会出现在这种报告里。但愿每一个春天,我们都有机会去鄱阳湖与这些性情活泼、外形憨厚充满魅力的独特生灵相见。
本报记者涂序理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