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超过18500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意外事故。除了我们常说的儿童乘车安全这类“车内”因素外,许多意外是在“车外”造成的,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儿童被撞被碾压的事故,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儿童行为的不稳定性以及缺乏危险判断性,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儿童矮小的身形,造成了特有的“儿童盲区”,所以司机在开车时要多加注意。 暑假儿童发生交通事故率上升,家长也需要对孩子多加教育,譬如“尽量不要在汽车附近玩耍”、“不要在马路当中或边上追逐玩耍”、“儿童电动车或自行车不要骑上道路”等等。 三大盲区:发生事故率最高的三个汽车儿童盲区有三个:车头正前方、车前侧靠近大灯的位置、车后方。 1、车头正前方 交警表示:车子的正前方对于成年人,或者身高高于1米的儿童来说,即使站在车头下方也不存在盲区。不过对于身高在1米以下的儿童来说,却是一个大盲区。如果你坐在车内,可能完全不会留意到有儿童跑到了正前方。 2、车前侧靠近大灯位 国内驾驶位设置在左边,所以车子右侧的盲区比左边多。左侧只有A柱遮挡形成的小盲区,但右侧则有两个地方:一个同样是由于A柱遮挡造成的盲区,但因为距离原因,相对左侧,区域会显得稍大;另外一侧是靠近右侧车身旁边、车子倒后镜往车头延伸的区域。 3、车后方 车子后方因为距离驾驶位远且中间阻隔多,所以盲区区域是最大的。车后方的盲区造成的意外多数是因为倒车时,没有发现车后方的儿童而引起。交警统计发现,很多车后方造成的儿童交通事故中,撞倒的都是车主自己的孩子,所以,这个盲区大家特别要注意! 四个动作规避意外 1、上车前绕车一圈观察周边 先绕车观察一圈,除了可以避免有小孩隐藏于车身周围之外,还可以观察车辆状况,避免一些意外的发生,例如有人在你车上放置广告纸、倒后镜被弄歪等,都可能影响行车视线。 2、出发前探头出窗最后观察 在空旷的路边,车子开动前,除了依靠后视镜观察周边环境外,最好再探头出车窗外观察一遍四周,减小盲区的范围。 3、善用车载电子设备 当前一些高档车上,会自带更为高级的路况安全监测系统,如360度全景摄像头、盲区预警系统等,记得利用起来,有助于规避各种盲区。另外车辆加装倒车雷达或可视倒车系统,花费也不会太多,车主最好能够为爱车装上。 4、行人密集区尤其小心 开车经过一些行人较多、非机动车、摩托车较多的路段,车速一定要慢,并随时保持警惕。发现前方有小朋友的时候,也应该减慢车速,因为你不知道他会不会突然